各类垃圾的终端处理方式
可回收物:运至再生资源回收站点,进一步分拣后加工再利用,比如废纸打成纸浆、塑料粉碎重塑、金属熔化重铸。
有害垃圾:送到专业危险废物处理中心,通过无害化处理(如高温焚烧、化学处理、填埋)消除污染,避免有毒物质扩散。
厨余垃圾:主要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(可发电或作燃料),或经好氧堆肥转化为有机肥料,部分符合标准的还可用于饲料加工。
其他垃圾:送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,焚烧后的炉渣可加工成建筑材料,无法焚烧的残渣进行卫生填埋处理。
全程监管,保障处理效果
智能垃圾分类亭的物联网数据会同步至管理平台,结合清运车辆的 GPS 定位,实时追踪垃圾流向。
终端处理厂需符合环保标准,处理过程中会对废气、废水、废渣进行净化处理,确保达标排放。
建设成本:核心看类型和配置
基础款(无智能功能):主要含亭体结构、普通垃圾桶、标识牌,单座成本 8000-20000 元,适合老旧小区、小型社区。
智能款(基础智能功能):增加扫码开箱、语音提示、称重模块,单座成本 20000-50000 元,常见于新建小区、商业区。
高端款(全功能智能):含自动压缩、视频监控、物联网数据上传,单座成本 50000-150000 元,多用于示范小区、大型园区。
额外成本:场地硬化、水电接入(智能款需通电),单次投入 1000-3000 元,可纳入小区基建统一核算。
维护成本:长期稳定且可控制
日常运维:保洁人员分拣、清洁亭体,每月 300-800 元(按小区规模分摊);垃圾桶更换、标识修补,每年 500-1000 元。
智能设备维护:传感器、扫码模块等配件维修更换,每年 1000-3000 元;数据平台服务费(若有),每年 500-1500 元。
耗材消耗:垃圾袋、用品等,每月 50-200 元,用量随投放量波动。

